推进结构调整 实现经济转型
上海中铁快运开滦集团作为具有132年历史的煤炭企业,近年来坚持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推进企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落实“一基五线”转型发展新思路,呈现出改革不断深化,安全生产稳定,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其做法值得我们研究。
一、调整企业发展战略,从战略层面提供企业转型的导向
企业转型的核心是发展战略的转型、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的转型。开滦集团的转型是从调整企业发展战略着手的,主要基于对3个层面的分析和把握:
第一,基于对企业自身比较优势的分析和把握。经济学理论认为,比较优势是明确产业分工和产业发展定位的基础。开滦集团的比较优势在于独特的区位优势、先进的管理技术优势、大量的存量资产优势、企业品牌优势和人才优势。这是开滦集团转型的坚实基础。
第二,上海中铁快运基于对国内外资源型城市和资源型企业成功转型经验的学习借鉴。世界资源型城市和企业中,与开滦条件比较相似的是德国鲁尔区。鲁尔转型成功的主要经验,一是发挥煤炭产业的基础作用,大力发展产业链经济;二是调整经济结构,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型产业;三是注重环境美化,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等。鲁尔的经验对开滦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借鉴意义。
第三,基于对宏观经济和区域经济调整转型带来的机遇。100803ZPZD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结构得到不断优化。河北省唐山市以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为契机,大力发展沿海经济,强力推进唐山湾“四点一带”产业集聚,重点培育精品钢材、先进制造业、精细化工、现代物流、文化旅游、高新技术、现代农业等主导产业。对于开滦集团来说,融入区域发展、实现产业对接,必须加快经济转型,提高产业层次。
基于对上述3个层面的分析和把握,开滦集团制定了《开滦集团2008—2010年及“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构建了企业转型发展新格局,明确了“开放融入,调整转型,科学发展,做大做强”的指导思想,以及到“十一五”末原煤产量达到5000万吨,营业收入达到500亿元;“十二五”末原煤产量达到1亿吨,营业收入达到1000亿元以上的规划目标。同时制定和实施了“资源、资本、人才、文化”4大战略、“大煤炭大精煤、大煤化工、大物流、大煤电”4大工程等规划措施,为落实发展战略提供了强力保障。
二、构建转型发展的新模式,从运行层面提供转型的方向
中铁快运开滦集团依托于企业自身的比较优势和产业基础,立足于相关产业政策,同时学习借鉴国内外资源型城市企业成功转型经验,提出了强化“六个转向”,建设“一基五线”的转型发展模式。
“六个转向”,即从以煤为主的一元发展战略,转向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多元发展;从以产量增长为导向的资源驱动型发展模式,转向以循环经济为导向的科技创新驱动型发展模式;从着眼企业自身的发展模式,转向融入区域经济的城企互动发展模式;从单区域挖潜型发展模式,转向以总部经济为基础的多区域发展模式;从封闭式整合发展模式,转向开放式横向战略合作发展模式;从传统粗放型管理方式,转向以精细化、科学化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
“一基”,即以煤炭生产及加工为基础产业,“五线”是指煤化工产业、现代物流产业、装备制造产业、文化旅游和房地产业、节能环保产业。“一基五线”在产业格局中各有不同定位:
中铁快运煤炭基础产业定位于做大做强。一是加大技术改造力度。通过“内挖”,在唐山老区进行挖潜,围绕薄煤层开采、深部资源开发等进行技术攻关,延长老矿区开采寿命,稳定总部经济。二是走出去“外扩”,利用开滦煤炭开采技术、管理、品牌等优势,走出去到外埠寻找资源,增加资源储备,增强发展后劲。三是整合地方煤矿,扩大规模。
煤化工产业定位于做大做精做优。目前已形成年产焦碳940万吨、甲醇20万吨、苯加氢20万吨、煤焦油30万吨的生产能力。2009年,煤化工产业收入完成76.6亿元,同比增长14%;实现利润1.5亿元,同比增长31%。今年煤化工收入预计可达到150亿元。初步形成了大型化、基地化、园区化、循环发展、产业链发展、低碳发展的路子。
中铁快运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定位于做大做高做强。开滦集团的区位、基础设施、人才和存量资产等比较优势得到有效发挥,已经形成了煤炭流通加工、物资仓储加工配送、运输服务、国际贸易4大业务板块,并向汽车板块、唐山空港物流、电子商务、逆向物流延伸。2009年物流产业收入达到275亿元,利润1.3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167%和53%,2010年预计达到400亿元。开滦物流公司在2009年中国物流企业百强评比中位列第九名,是我国煤炭行业首家“国家5A 级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和“河北省物流领军企业”。 |